是由甲方进行报建,流程如下:
一、建设单位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或其权机构领取建设工程项目登记表。
二、按登记表内容及要求认真填写登记表。三、将登记表报送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
四、向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登记表;并交验立项批准文件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证,投资许可证及资金证明。
五、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代理机构审核签署意见后,发还建设单位项目登记表,进入施工图文件审查程序。
报建审批后,建设单位将收到以下证书: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证明工程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证明工程用地合法合规,符合土地权属和使用权要求。
《施工许可证》:证明工程设计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并允许开始施工。
报建费资本化处理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了会计处理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是否将报建费资本化,取决于这笔费用是否满足资本化的条件。资本化意味着将费用视为资产的一部分,并在未来的多个会计期间内进行摊销。
在考虑报建费是否资本化时,我们需要分析这笔费用的性质。如果报建费是为了获取长期使用的资产,比如建设工厂或购买设备,并且这笔费用金额较大、与资产获取直接相关,那么将其资本化是合理的。这样处理可以准确反映公司的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然而,如果报建费只是一些零星的、与日常运营相关的费用,或者金额较小,那么可能更适合将其作为当期费用处理,而不是资本化。这样可以简化会计处理,避免因为小额费用资本化而导致的财务报表复杂化。
总之,报建费是否资本化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在做出决策时,需要综合考虑费用的性质、金额以及公司的财务状况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