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募基金会接受捐赠,应当与捐赠人明确权利义务,并根据捐赠人的要求与其订立书面捐赠协议。非公募基金会接受捐赠应当确保公益性。附加对捐赠人构成利益回报条件的赠与和不符合公益性目的的赠与,不应确认为公益捐赠,不得开具捐赠票据。基金会应当在实际收到捐赠后据实开具捐赠票据。捐赠人不需要捐赠票据的,或者匿名捐赠的,也应当开具捐赠票据,由基金会留存备查。
非公募基金会接受非现金捐赠
非公募基金会接受非现金捐赠,应当在实际收到后确认收入并开具捐赠票据。受赠财产未经基金会验收确认,由捐赠人直接转移给受助人或者其他第三方的,不得作为基金会的捐赠收入,不得开具捐赠票据。基金会接受非现金捐赠,应当按照以下方法确定入账价值:
非公募基金会发票管理
捐赠人提供了发票、报关单等凭据的,应当以相关凭据作为确认入账价值的依据;捐赠方不能提供凭据的,应当以其他确认捐赠财产的证明,作为确认入账价值的依据;捐赠人提供的凭据或其他能够确认受赠资产价值的证明上标明的金额与受赠资产公允价值相差较大的,应当以其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回答如下:非公募基金会的财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会计制度:非公募基金会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会计制度,并定期进行会计核算。
2.财务管理制度:非公募基金会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费用管理、财务报告等方面。
3.资产管理制度:非公募基金会应建立资产管理制度,对基金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
4.审计制度:非公募基金会应建立审计制度,对基金会的财务状况、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定期审计。
5.风险管理制度:非公募基金会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对基金会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进行评估和管理。
6.内部控制制度:非公募基金会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对基金会的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内部监控和控制。
7.财务公开制度:非公募基金会应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对基金会的财务报告、财务公开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