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对住院费用的报销一般是按照规定的医疗费用清单进行报销的,并且需要满足一定的报销条件。对于小孩摔倒住院的情况,若属于意外事故导致的医疗费用,一般可以申请医保报销。但具体是否能够通过报销,还需根据当地医保政策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有任何疑问,建议您咨询当地医保机构或医院的医保部门,以获取准确的信息和帮助。
1、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门诊年度报销上限:20000元。起付线:在职人员1800元,报销比例:70%起。退休人员1300元,报销比例:85%起。住院年度报销上限:30万元。起付线:不分在职人员还是退休人员,第一次住院1300元起,报销比例:85%起。第二次住院,650元起,报销比例:85%起。重大疾病:自付医疗费用超过上一年度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部分,分段计算,累加支付。5万以下,报销比例50%起,5万以上,报销比例60%起,上不封顶。
2、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门诊年度报销上限:3000元。起付线:一级医院100元起,报销比例55%。二级及以上医院550元起,报销比例:50%起。住院:20万元。起付线:儿童150元起,成人300元起,报销比例75%起。备注:上述费用中不包含不计入医保内的费用,如自费、自付费用。还有,挂号费(医事服务费)不计入起付线和封顶线。
参加居民医保可以享受以下待遇:
普通门诊待遇:参保居民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可按比例报销。
门诊特殊病种待遇:参保人患有门诊特定病种相应疾病的(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具有认定资质的定点医疗机构备案登记后,可享受门诊特殊病种待遇。
住院待遇:参保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住院医疗费用,起付标准以下由个人支付,起付标准以上由统筹基金按比例支付,报销比例根据各地区标准而定。
大病保险待遇:参保人员因患重特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基础上,需个人负担的符合规定的高额医疗费用由大病保险给予进一步保障。
生育医疗待遇: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参保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生育住院医疗费用实行定额补助,补助标准根据各地区标准而定。
此外,如果参保居民需要异地就医,也可以享受相应的待遇。同时,医疗救助也是居民医保的一项重要待遇,可以帮助经济困难的人员获得医疗费用减免。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政策和标准,具体的待遇内容和报销比例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参保居民需要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政策和规定,以便更好地享受医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