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工伤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材料和流程
时间:2025-05-12 21:09:16
答案

一:工伤劳动仲裁需要准备下列材料

1、申请书。申请书一式三份,递交仲裁委两份,申请人留存一份;

  2、身份证明。申请人是劳动者的,应携带本人身份证明并提交复印件;

  3、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工资发放情况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工作证、出入证等材料及相应复印件;

  4、工伤的证明材料,比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

  5、申请人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仲裁委根据立案审查的需要,要求申请人提交能够证明被申请人身份的有关材料的;

  6、送达地址确认书。申请人在递交申请书时应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写明自己接收仲裁文书的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等内容。

二、申请劳动仲裁流程

  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讼。

  申请与受理: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实践中,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或者其他身份证件号码以及联系方式

  2、被申请人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

  3、发生争议的事实、申请人的主张和理由等。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

  开庭与裁决:

  1、仲裁庭应在开庭前5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开庭时间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

  2、当事人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仲裁;

  3、开庭后应宣布仲裁人员名单,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4、然后当事人陈述并辩论,最后进行裁决。

工伤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材料和流程
答案

1、工伤后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准备下列材料:工伤认定决定书、书面的仲裁申请书;按对方人数准备的申请书副本;医疗诊断证明;劳动合同;以及其他的证据材料。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工伤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材料和流程
答案

工伤劳动仲裁需要准备的材料流程如下:

一、准备材料:

1. 申请工伤认定的证明材料(如单位出具的事故证明、公安机关出具的事故调查报告等);

2. 发生工伤的医疗证明材料(如工伤鉴定委员会出具的鉴定书、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书等);

3. 劳动合同、工资单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件;

4. 劳动保护用品、设备的检测报告、检验报告等证明材料。

二、流程:

1. 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发生工伤后的1年内向所在领域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核实符合工伤保险的条件后,劳动者可以获得工伤保险金和相关医疗救助。

2. 不满意工伤认定结果:若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满意,账户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诉,提出异议申请,劳动保障部门会重新进行复审审查。

3. 提交仲裁申请:如复审仍不满意,可以选择仲裁申请,仲裁申请可由受害者、家属或单位代为提出。

4. 劳动仲裁机构接受申请:劳动仲裁机构收到仲裁申请后,将告知有关单位。

5. 召开调解会:劳动仲裁机构在帮双方协商或无法达成调解协议,将召开仲裁庭,根据详细的材料进行裁决。

以上就是工伤劳动仲裁需要准备的材料和流程,应当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提交相应证明材料,并严格遵守仲裁程序。

推荐
© 2025 欧旭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