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有机液体具有高质量储氢密度和高体积储氢密度,现常用材料(如环己烷、甲基环己烷、十氢化萘等)均可达到规定标准;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等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与汽油类似,可用现有管道设备进行储存和运输,安全方便,并且可以长距离运输;催化加氢和脱氢反应可逆,储氢介质可循环使用;可长期储存,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缺点:有机液体储氢存在很多不足:技术操作条件较为苛刻,要求催化加氢和脱氢的装置配置较高,导致费用较高;脱氢反应需在低压高温非均相条件下,受传热传质和反应平衡极限的限制,脱氢反应效率较低,且容易发生副反应,使得释放的氢气不纯。并且由于冷启动和补充脱氢反应能量需要燃烧少量有机化合物,因此该技术很难实现“零排放”目标。
一般来说当今储氢技术按储氢的原理分为物理储氢、化学储氢与其它储氢。
储氢技术展望:
① 轻质、耐压、高储氢密度的新型储罐的研发。
② 完善化学储氢技术中相关储氢机理,以期从理论角度找到提高储氢密度、降低放氢难度、提高氢气浓度的方法;
③ 结合氢能的利用工艺、条件,合成高效的催化剂,优化配套的储氢技术,以综合提高氢能的利用效率;
④ 提高各类储氢技术的效率,降低储氢过程中的成本,提高安全性,降低能耗,提高使用周期,探究兼顾安全性、高储氢密度、低成本、低能耗等需求的方法;
⑤ 复合储氢技术的研发,综合各类储氢技术的优点,采用两种或多种储氢技术共同作用。探究复合储氢技术的结合机理,提高复合储氢技术的效率
低温液态储氢是全球研发重点,我国民用受限将氢气以液态的形式储存有很多好处。首先,液态氢具有很高的密度,体积比容量大,体积占比小,能够使得储运简单。但是问题就在于,把气态的氢变成液态的氢较难,要液化1kg的氢气就要消耗4-10千瓦时的电量。
并且,为了能够稳定的储存液态氢,需要耐超低温和保持超低温的特殊容器,该容器需要抗冻、抗压,且必须严格绝热。
因此,这种容器除了制造难度大,成本高昂之外,还存在易挥发、运行过程中安全隐患多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