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人员是指没有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编制内的职工,这些职工通常是以合同制或临时工身份工作。以下是20个属于编外人员的职业:
1.合同制工人
2.兼职教师
3.临时工
4.退休返聘人员
5.志愿者
6.博士后
7.实习生
8.派遣员工
9.零工人
10.外包服务员
11.家政服务员
12.自由职业者
13.农民工
14.退休人员
15.职业培训学员
16.短期用工人员
17.专业技术人员
18.临时性项目经理
19.网约车司机
20.未签订劳动合同经营活动的小商贩等。
编外人员是指不属于国家机关编制范围内,但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组织内从事公共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人员。常见的编外人员包括以下几类:
合同制人员:指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人员,不属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编制范围内,但在该单位内工作。
临时工:指临时受雇于某一单位,从事一定时间内的工作,一般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退休返聘人员:指已经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可以重新回到原单位工作的人员。
劳务派遣人员:指由一家企业或机构与另一家企业或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由前者派遣到后者工作的人员。
外聘人员:指用人单位按照工作需要,聘请的非本单位人员。
其他人员:如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咨询人员、兼职人员、志愿者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组织对编外人员的定义和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通常需要进行离职职业健康体检的人群: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的劳动者:如果工作环境中存在粉尘、化学毒物、噪声、放射性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离职时可能需要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2.可能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如果在工作中出现了与职业病相关的症状或疾病,例如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眼病等,离职时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可以确定是否与工作有关。
3.离职前接触过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即使在工作中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曾经长期或频繁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也可能需要进行离职职业健康体检。
4.按规定需要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劳动者:根据国家或地方的相关规定,某些特定职业或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可能需要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离职时也不例外。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离职职业健康体检要求可能因国家、地区、行业和企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此外,进行离职职业健康体检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诊断可能与工作有关的疾病,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