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上的一段时期叫做“咸丰皇帝”时期,这是清朝时期的一个年号。当时香港还是一个英国殖民地,但人民的货币基础仍然是清朝的货币体系。
在这个时期,铸币局铸造的银元上印有“咸丰通宝”四个字,因此香港人把这种银元称作“咸隆”。
渐渐地,这个称呼也被用来代表香港货币的通用称呼。
港币的别名咸隆始于1841年,当时香港被英国占领后,英国政府开始发行银元。
银元上最初印有"Victoria Queen"“10 Cents”等字样,但由于当地市民习惯使用方言说话,读作咸水,于是有一个讹传把“Victoria queen”说成是“咸隆”(香港方言中的“咸”是咸水或盐的意思),逐渐形成了港币咸隆的称呼。随着香港的发展,咸隆逐渐成为了港币的一个代名词,也是香港货币发展中的历史符号。
1845年
香港的第一张纸币是1845年由东方汇理银行发行,但在很长时间里都没能真正的普遍流通。直到1857年,香港政府准许用纸币支付费用,随之许多银行相继开始发行钞票,到1865年有5家银行发行的钞票得到了香港政府的认可,但5元以下的钞票除非特别许可不得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