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讲述李白故事30字
时间:2025-05-13 06:06:06
答案

一、出蜀以前(701-725年) 李白出身豪商,自幼生长在今四川江油县附近,旧彰明县青莲乡。

二、循江东游到离开安陆(725-735年) 李白二十五岁出蜀,目的就是访道、求友和游览山水。

移家东鲁到离南陵入长安(736-742年)

离开长安到长流夜郎(745-757年)

巫山遇赦到病逝当涂(758-762年)

讲述文化传承的书籍
答案

以下是一些讲述文化传承的书籍推荐:

- 《中国文化的传承》:这本书探讨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 《文化传承与创新》:该书从文化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价值,探讨了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方法。

- 《传承的力量》:本书主要讲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传承来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

-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这本书探讨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 《文化的传承与变迁》:该书分析了文化传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探讨了文化传承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这些书籍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文化传承的问题,对于理解文化传承的意义和方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讲述李白故事30字
答案

关于李白的故事简短

1、《饲鸟高手》:

据史料记载,李白是训养禽鸟的高手。李白20岁时,曾隐居成都附近的青城山,除读书练剑外,还驯鸟,“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当地刺史知道后,到山上拜访,还以“身怀道术”为名向朝廷举荐。李白不愿作御用“法师”,没应召。即使政治上失意,到处漂泊时,也乐此不疲。李白对驯养禽鸟的浓厚兴趣,折射出他热爱生命、崇尚自然的积极的人生观。

2、《铁杵磨成针》:

传说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中途不念了。有一天,在路上看见一位老大娘磨铁棒,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因此受感动,从此奋发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成就。

3、《桃花潭水》:

唐天宝末年,李白漫游到南陵、宣城。汪伦得知李白东游至宣城,修书请之。李欣然至,汪伦款留数日,临别赠以汪伦名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并踏歌送行,李白感其意作《赠汪伦》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仙人下凡》:

传说李白的母亲梦见太白金星落入怀中,于是孕育了李白。取李白字为“太白”。长大后的李白也确有几分“仙气”,他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无人能及。李白在当朝就享有“谪仙”的美名,后来更被人们尊为“诗中之仙”。

5、《李白赋李花》:

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父亲高兴,觉得儿子会成为诗人,得取一个恰如其分的好名字。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宇。那年春天,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春日绝句,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凑合凑合: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想了好一阵子,说:“火烧杏林红霞落”,李白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而出:“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拍手叫好,儿子果然有诗才。越发欢喜,思忖: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最后一个白字,圣洁如雪。于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推荐
© 2025 欧旭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