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孔子的出生地曲阜尼山,今曲阜县城东南五十多华里的地方,有一座尼山,史书上也称尼丘山,是古代鲁国的名山之一。尼山附近是鲁国陬邑昌平乡,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就诞生在这里。
孔子主张:“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无论看到贤人还是不贤之人,都能反观自身,取长补短。孔子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主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孔子也要求其门生与那些有学问的、有仁德的人交往,要选择有仁德的地方居住等,主张远离“小人”,“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看见好的惟恐赶不上,能做到努力追求;看见不好的,如同用手去试探沸水,能做到迅速离开。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
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
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
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
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
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