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是:制度完善、制度健全、制度完备、制度优化、制度强化等。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对制度的完善和保障措施的加强。
1深化产权多元化制度改革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2规范国资委的职责和改革管理方式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监管者国资委,实际上具有双重身份,一是按照公司法代表政府行使出资人(股东)职责,二是按照国资法和监管条例,代表国有资产的终极所有者(全国人民)行使了监督职能。
03厘清新老三会职责权限
新老三会的关系上,公司法对国有企业通过职工董事和监事的制度设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职工参与决策和监督的民主权利,使工会和职代会与新三会有所衔接,而在党委职能上,公司法只有第十九条提及设立党组织和提供必要条件,非常原则,而在第四节专门规范国有企业的条文中也未明确党委如何行权。
04建立议事操作程序
《公司法》对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董事长、总经理重要职责从所有权、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监督权几方面进行了区分,如股东会更倾向于决定战略与重大投资、收益分配,董事、监事的人选;董事会倾向于制定投资计划,明确业务规划;监事会则倾向于对董事、高管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经营层倾向于执行董事会决策,负责生产经营目标完成。
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我国宏观政治体制落实到微观公司治理的有效方式,是完善管资本为主国资监管体制的重要前提,是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一项重要目标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进一步完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治理广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什么人在何种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分配等。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一个有国家法律保障、公司章程和合同约束、制度严谨的分权、分责、制衡体制。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为投资者激励和监督经营管理者提供体制框架,为经营管理者施展才能提供舞台。
公司治理结构是通过影响决策体制、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来影响公司行为,进而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的。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集权与分权主要体现在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