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景图》是南宋画家刘松年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该画分为四段,分别表现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自然景色。整幅作品长 116.8 厘米,宽 53.9 厘米,画面构图严谨,用笔苍劲,设色古雅,意境高远。
《四时景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画面精美:该画采用了工笔重彩的技法,用色鲜艳,构图严谨,画面细腻而精美。
2.季节分明:该画通过不同的景色和人物活动,表现了四季不同的气候和生活场景,如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和冬天的梅花等。
3.意境高远:该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想。
4.技法精湛:该画运用了多种绘画技法,如工笔、写意、没骨等,表现出作者高超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水准。
总的来说,《四时景图》是一幅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绘画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宋代绘画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生活风貌。
【南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