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脆片是一种受欢迎的休闲食品,以其口感酥脆、营养丰富而著称。以下是猕猴桃脆片的加工工艺流程:
1. 原料选择:选取新鲜、成熟度适中、无病虫害的猕猴桃作为原料。
2. 清洗:将猕猴桃放在清水中,洗净表面杂质和污垢。然后用刷子轻轻刷洗表面,去除猕猴桃的毛。
3. 切片:将猕猴桃沿纵向切成厚度约为2-3毫米的薄片。尽量保持切片厚度均匀,以提高成品质量。
4. 护色:由于猕猴桃中含有多酚类物质,易发生酶促褐变。因此,将切好的猕猴桃片浸入柠檬酸溶液或抗坏血酸溶液中护色。
5. 漂洗:将护色后的猕猴桃片用清水漂洗,以去除表面残留的抗氧化剂。
6. 沥干:将漂洗后的猕猴桃片置于沥干架上,沥干表面水分。
7. 冷冻:将猕猴桃片铺在烤盘上,放入冷冻室(-18℃以下)冷冻。直到猕猴桃片完全冻硬。
8. 冻干:将冻硬的猕猴桃片放入冻干机中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在低温环境下,使猕猴桃片中的水分直接升华。这一过程时间较长,通常需要12-24小时。
9. 包装:将冻干好的猕猴桃脆片倒入包装袋或包装盒中,密封保存。
10. 质量检验:对成品进行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猕猴桃在喷洒膨大剂后的浸果时间通常为3-5天左右。具体时间需要根据膨大剂的类型以及使用浓度来判断。
常用的猕猴桃膨大剂有6-BA、CPPU、棉酚等,其中6-BA和CPPU是较为常用的两种激素型膨大剂。使用这两种膨大剂,浸果时间通常在3-4天左右。如果使用的浓度较高,浸果时间可以相应延长至4-5天。
使用棉酚等的非激素型膨大剂,由于其作用机理不同,浸果时间需要相应延长。一般在4-5天左右,也有部分种植户将浸果时间延长至6-7天以达到更好的膨大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浸果时间过长会对果实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为长时间的浸果会造成植物体内激素失衡,影响果实的发育。同时也增加果皮的渗透压,可能导致部分水果裂果。所以,浸果时间的控制需要在达到良好膨大效果的同时,兼顾果实品质。
综上,猕猴桃使用膨大剂后的最佳浸果时间一般在3-5天之间。这需要根据具体使用的膨大剂种类和浓度来判断。使用激素型膨大剂如6-BA和CPPU,时间控制在3-4天左右。非激素型如棉酚的浸果时间可相应延长至4-5天。但过长的浸果时间会对果实品质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时间的控制需要兼顾膨大效果和果实品质。
在生产实践中,许多种植户会首先进行小面积的浸果试验,来确定最佳的浸果时间,作为全面生产的参考依据。因为不同种植地、不同品种的猕猴桃,其最佳浸果时间也会存在差异。通过试验可以找到最适合当地生产的浸果时间,这有助于其的膨大效果,同时保证水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