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平路,速度不要太快,每天走八干步左右最好,这样对膝关节伤害最小。尽量不要爬山,爬楼,爬坡,否则对膝关节都有损伤。
第一个小妙招:
每个核桃尾部都会有一个回凹的小孔,而这个小孔就是连接核桃和枝叶的,当核桃干了以后,这个小孔就会往回凹,等找到这个小孔以后,可以拿一个比较尖锐的工具,像剪刀、钥匙等都可以,将它插进核桃小孔里以后,再轻轻一扭,核桃就可以轻松的剥开了。
第二个小妙招:
首先取两颗核桃,像这样将核桃的尾部对尾部捏在手心里,然后相对用力挤几下,核桃开口就会自动松开,接着再轻轻一掰就掰开了,就能够很轻松的吃到里面的核桃果肉了,是不是看起来非常简单呢,效果也非常不错哦。
1、全塘围网 泥鳅全年都有养殖,国庆之后较多,全池围网能有效防止青蛙、黄鳝、蛇等敌害生物的危害,避免蚕食水花。
2、彻底清塘 清塘不彻底,塘里敌害生物太多,泥鳅水花体质弱,游动缓慢,很容易被塘里的蝌蚪、蜻蜓幼虫等敌害生物捕食。曾经出现过放1000万尾水花,最后成活不到10万尾的情况,因此清塘工作需要做好。一般第一次进水30-50cm(能撑动小船为宜),外用20%甲氰菊酯(1亩/瓶)或茶麸(15斤/亩),浸泡池塘2天后把水抽干,然后重新进水0.8-1米,外用漂白粉2亩/包水体消毒,进水4-5天后可以试水放苗。
3、试好水再放苗 目前泥鳅苗场有不成文规定,做好计划必须当天拿苗,但有时候试苗成活率不好也当天放苗,导致最后成活率低,建议提前调水并跟苗场沟通好,试水不好则推迟放苗。
4、彻底解毒再放苗 试水成活率95%以上可以放苗,放苗前1天泼“吡虫啉”(4两/亩),放苗前2小时外用“碧水安+激活”解毒抗应激。
5、合理密度放苗,早投喂 建议放苗密度100-150万尾水花/亩,放苗后6小时开始投喂,前3天1000万尾苗每餐投喂5斤饲料+5斤“利饵多”,1天2餐,第4天开始可适当根据水色加料10%。
6、巧稳水,预防气泡病 泥鳅开花全程都容易发生气泡病,气泡病是影响鱼苗成活率的最大因素,稳定的水质,保持较高的水位,充足的增氧是预防气泡病的重要有效手段。可提前发酵利洋“290”套餐(2包“利苗多”+2瓶“利菌多”+1瓶“活力碳”),每3天外用一次,用量5斤发酵液/亩,水体变浓或泡沫多时,及时外用“速解安”(2亩/包)曝气爽水。
6、勤开增氧机 放苗7天内需保证1.0kW/亩增氧能力,7天后则可以0.75kW/亩,虽然小苗不容易缺氧,但充足的溶氧更容易保证水体稳定。
7、多巡塘,勤捞鱼镜检 气泡病和寄生虫病都会导致鱼苗出现“白嘴”、“红嘴”现象,用显微镜镜检能有效分辨病因,从而对症下药,避免乱用药耽误病程,导致损苗。在放苗10天后,每隔3-5天捞鱼到药店镜检,检查鱼体是否健康。
泥鳅开花是泥鳅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点,其实也就是精细活,坚持做好以上工作,开花的成活率才能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