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
一般等长辈出院以后,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去登门探望,常规的就是买点鸡鸭鱼肉的小菜,然后再给个红包,小毛小病包200元,病情稍微严重一点的动手术的给600或800元,相当于买一些营养品了,礼节性的表示一下小辈对长辈的慰问的心意。总之,根据个人经济情况包红包吧,多多益善。
去医院看望长辈给多少红包
根据个人能力和亲疏关系,亲近的在1000-3000元,一般的在500-1000元。
送红包,既表达了关心和关切,又实实在在帮助了病人。患者既可以随心购买所需的物品,又可以将礼金留作它用。因此,看望病人送红包,对于病人及其亲属是最实惠的,也是病人及亲属乐于接受的。
去医院看望长辈给多少红包
去医院看望长辈应该给多少红包要根据你的经济条件和亲密关系而定,没有固定数额。
长辈有直接的亲人,也有非亲人的长辈,他有病住院,看望他最起码带水果或鲜花。临离开时送一个红包。红包目前最少也要2oO元起,条件好的关系密的千头八百也是可以的。
不需要,也要不得,不能助长这种风气。
病人住院,亲属探望病人,这是个好传统,说明亲属对病人健康的关心,也希望病人早点出院,也是对病人精神方面的一种安慰与关怀,不至于觉得躺在病床上无人牵挂冷冷清清,这是人之常情,但病人反过来给看望的亲属红包,这就有点不合常理了,虽然不是什么歪风邪气,但是也要不得,哪怕探望的亲属中有小孩,病房里也不是送红包的地方。
在人社部刚刚公布的2017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里(以下简称《药品目录》),对中药注射剂使用做了严格限制。在特定条件下才可以用,比如重症;另外提示在基层医院不能用。
双黄连,热毒宁、痰热清、喜炎平、丹红,重症患者才能用
在新版目录的备注栏中,明确标明:双黄连,热毒宁、痰热清、喜炎平、丹红这些注射液,只有重症患者才可以用。
这些品种在医院都是传统用药,上市时间长、基础销量大,无论是对药品销售还是患者来说都毋需多言,要不怎么是大品种呢?尤其是在对化学抗菌药限制使用后,又推动了这些中药注射剂的销量。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对于这些药品的使用门槛,当前显然没有达到“重症”的标准。医院级别越高,使用的越常规化,只要对症,大多是扎进去就打。现在新目录提出的限制,以“重症”为使用界限,不知道这些企业会怎么应对产品政策性销量下滑的危机。
文件同时对银杏叶、灯盏注射制剂、丹参、丹红注射液的使用,都有明确的限制。
26个注射剂,基层医院全不能用,两保合一红利没份
另外,在新版医保目录中的这26个注射液,备注中全部标明: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
目前来看,这些品种在基层的应用不算普遍。但是,在两保合一的大趋势下,如果这些药企有开发基层计划的话,以后是不可能了;同时也给医联体内部用药的调剂带来一些不便。
对于中药注射剂,业界争论一直都很激烈,有人视其为民族瑰宝的升华、也有人看作是祸患无穷的洪水猛兽。所以,限制这些产品渗透基层,可能是出于减轻患者负担、防止中药注射剂滥用、以及医保资金的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