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荔波特色菜
时间:2025-05-13 03:21:39
答案

特色小吃有:水蕨菜、酸肉、杨梅汤、豆花烤鱼、鱼包韭菜、干锅斑鸠等。

1、水蕨菜:水蕨菜是蕨菜的一种。将采摘来的水蕨菜清洗干净后焯水,之后过凉水,取出切段备用。其制作方法简单,可清炒、凉拌、其口感鲜嫩爽脆,清香绵长。

2、酸肉:荔波制作酸肉历史悠久,因此享有盛名。当地人喜欢将肉类制成腌酸肉,先将肉切片后,按照比例加入盐、花椒米等配料拌匀,然后装入坛内封口。半月之后便可食用,其肥肉呈乳白色,瘦肉则为暗红色,味道酸而不腻,鲜香美味。

3、杨梅汤:制作杨梅汤时,需用水慢慢清洗杨梅,然后加少许盐浸泡。然后再用清水清洗沥干,放入锅内加糖腌制,等腌制出水分后用小火边煮边熬,几分钟后便可装入消过毒的玻璃瓶内,封好,晾凉,其味道酸甜可口,健脾开胃。

4、豆花烤鱼:采用新鲜草鱼做主料,把处理干净的鱼从背部剖开,除去骨、头、皮,再将鱼肉切成厚片,放在炭火上烤制。鱼肉翻面的时候刷上料酒,其后将辣椒段、豆瓣酱、蒜头等配料炒香,放入鱼、调料一起煮制。入味后捞出盖在豆花上,撒上熟黄豆和葱花;将烧热少许油浇在鱼片上,鲜香美味的豆花烤鱼便制作完成。

5、鱼包韭菜:鱼包韭菜是水族的传统佳肴,是水族过节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做法是先把鲤鱼沿背脊剖开,除去内杂,洒进少量米酒、香葱、大蒜、生姜和食盐等佐料,再将韭菜、广菜填满鱼腹,用米草捆扎好,置大锅中清炖或清蒸,一般要蒸五至十小时之久。“鱼包韭菜”骨酥脆,肉肥细腻,鲜香可口,独具风味。

6、干锅斑鸠:干锅斑鸠以青椒配以佐料爆炒而成,味道鲜美,是地道的贵州口味。地道的风味使大家胃口顿觉大开,饭量大增

荔波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答案

荔波特产有:荔波蜜柚、荔波水蕨菜、荔波凉席、荔波血桃、荔波臭酸等。

1、荔波蜜柚

荔波蜜柚,贵州省荔波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荔波蜜柚皮薄、囊瓣大、果肉柔嫩多汁、化渣、甜酸适口,果汁含糖8—11克,维生素C48.93—51.98毫克。

2、荔波水蕨菜

水蕨菜为蕨类水蕨科植物水蕨的嫩叶。沸水焯后,清水浸泡,多用于热菜。1年生水生草本,高30-80厘米,绿色。

3、荔波凉席

荔波凉席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荔波县的洞塘、九安、永康、尧所等乡盛产的柔韧、纤维细、竹节长、疙瘩少的绵竹,是编织凉席的优质原料

4、荔波血桃

血桃外表是暗红色毛毛糙糙的没什么看头,可是一口咬开里头的瓤是血丝般的红,就像身体上的红色血管,一根根,连汁水都是血红色。

5、荔波臭酸

臭酸,又名雅酸,也有人叫凑酸,是由多种菜凑在一起炖煮而成。是贵州省黔南州最具特色的菜肴,它与盐酸,虾酸一起并列“三酸”。臭酸是黔南州布依族百姓的一种酸菜。

荔波瑶族两片瑶的介绍
答案

荔波瑶族两片瑶是中国贵州省荔波县境内居住的瑶族群体,由南面的“点苗”和北面的“滴瑶”组成。

点苗瑶又称“红瑶”、“小苗”、“桐木瑶”,自称“爬瑶”,主要分布在荔波县南部山区。点苗瑶人以采耕和手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喜欢唱歌、跳舞,善于制作织锦、刺绣、竹编等手工艺品。点苗瑶的传统宗教信仰为“苗教”,即崇拜自然力量和先祖英灵的一种民间信仰。

滴瑶又称“黑瑶”、“大苗”、“滴石瑶”,自称“石瑶”,主要分布在荔波县北部山区。滴瑶人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喜欢唱歌、跳舞,善于制作编织秫秸、麻绳、竹编制品等手工艺品。滴瑶的传统宗教信仰为“黎族大信仰”和“祖先信仰”,亦有部分信奉基督教。

两片瑶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语言、服饰、居住习惯等,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如点苗瑶的红头巾、灰色布制的裙子,和滴瑶瑶的黑色头巾、蓝、黑缎子制的裙子等。

推荐
© 2025 欧旭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