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工伤评级是康复后评级吗
时间:2025-05-13 07:57:52
答案

工伤评级通常在康复后进行。工伤评级是为了评估工伤职工的伤残程度和劳动能力受损程度,以确定赔偿标准和待遇。在职工发生工伤后,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之前,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需要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一旦工伤认定通过,职工就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根据工伤职工的病情、医疗记录等相关资料,对其伤残程度、劳动能力受损程度进行评估,并给出工伤评级。

总之,工伤评级通常在康复后进行,以确定工伤职工的赔偿标准和待遇。在评级过程中,需要提交相关医疗证明、工伤认定材料等。不同等级的工伤赔偿标准和待遇有所不同,因此工伤评级结果对工伤职工及其家庭具有重要意义。

工伤评级后对以后有影响吗
答案

工伤评级后对以后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用人单位不得通过无过失性辞退或者经济性裁员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 工伤职工可以获得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分别支付的工伤赔偿项目。

- 一至四级工伤职工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具体的影响情况可能因个人情况和所在地的政策而有所不同,如果你想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可以咨询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

工伤诉讼时效一年还是三年
答案

一年

工伤的诉讼时效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推荐
© 2025 欧旭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