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董仲舒,广川郡人。从年轻时,董仲舒即钻研《春秋》,孝景帝时拜为博士。董仲舒广授学生,在教室里挂上帘幕,教授经学。跟随他受业的弟子有许多人,按照入学先后顺序,再转相传授,有些学生甚至没见过他的面。据说董仲舒在钻研学问期间,三年中没有进出过住宅后的花园,他治学心志专一到如此程度。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的矩度,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
董五高速五莲段是山东省内通往河南省的高速公路之一,全长约74.5公里。该段高速公路自山东省济宁市董狐镇开始,北至五莲县,穿越蒙阴、鄄城、郓城等地,与即将开工的鄄城至临邑高速公路相接,属于济宁地区通往东部、中部、西部的主要交通干线。董五高速五莲段最新线路走向是从济宁市董狐镇出发途径蒙阴、鄄城、郓城等地,最终抵达五莲县南部,全长74.5公里。该段高速公路是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推进山东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董仲舒故里是景县也算是枣强。因为
董子故乡很难确定,但说董仲舒是衡水市人或者河北人都可以,都不算错。
董仲舒(约公元前192年—公元前104年)[b],字宽夫,出生于赵国广川县董家庄(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河渠乡大董故庄村),西汉经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2][4]
基本信息原名董仲舒字宽夫[a]出生约公元前192年[2]逝世约公元前104年[2]国别汉[2]时期汉代[2]著作《春秋繁露》《贤良对策》《春秋决狱》[3]
董仲舒自幼学习非常刻苦,专心研究《春秋》和阴阳五行学说,景帝时被征召为博士,授学讲书的同时潜心钻(即公元前192至191年)研孔子学说。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选拔天下贤良之士,董仲舒前往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以“天人三策”相对,之后出仕为江都相。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董仲舒因言辽东高庙灾异之事被捕入狱,险遭不测。后出任胶西王刘端国相,因胶西王残暴,害怕获罪,辞官回家,居于陋巷,修学著书终老。